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

京都與王國興眼中人力車的時代鴻溝

早前到日本京都遊覽,這個日本古城,保存著日本古風,街道、寺廟甚至人民風貌都保存固有日本傳統特色,十二月初晚上到京都清水寺更可以看到夜觀美景,確有一番風味。

到京都時,有一個挺特別印象是當地的人力車,香港人力車在開埠時曾是本港主要交道工貝,但到了其他大型服務的公共交通工具普及後也開始式微,而昔日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尖沙咀天星碼頭都有人力車,供遊客拍照或者坐車遊覽,但是現在已沒有,根據運輸署網上資料顯示,2013年只有三個人力車車牌。印象中的人力車的轎伕都是年紀較大,體力勞動需求極高,所以隨著他們都退休後,再沒有這些香港風光特色再見到。

而京都的人力車則轉型,再不是真正供人作為交通工具之用,在京都很多旅遊點如嵐山、祇園等等都有人力車服務提供,但他們主要的對象是遊客,而功能則是提供導賞服務。人力車車伕會為遊客作導賞服務員,講解當地的名勝,以遊覽當地附近景點如一般的導遊講解,是一種專業的導賞服務,因此需要領牌。這些人力車最多可以坐兩個人,價錢約為半小時五百港元左右。由於是這種服務是需要大量體力勞動,所以車伕大部份都是年輕人士,特別是以男性為主,但也見過一位女性車伕,他們的專業程度很高,因為你會見到遊客在坐上的笑容,車伕與客人交談的歡欣喜悅,很是滿意。而且車路會有不少斜坡,但他們都很有氣力,所以十分佩服他們的敬業樂業。

京都的人力車車伕的功能隨著社會的變化,其實是交通服務只是其次,導賞服務才是主體。

回港後見到一則有關盧吉道建酒店新聞,由於道路較窄,所以找有什麼方法可行時,報導指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就建議酒店改用人力車或抬轎接送客人。

這刻感到議員是可笑與無知。

正當大家都只視人力車成為一種觀光服務為主體的時候,我們議員則視為一種交通工具,這種概念的差距其實很反映到議員與時代的脫節甚至是眼光短淺,甚至連成本計算也沒有考慮到。

先說盧吉道環境,你或者說「以前」都會有人力車行駛,但是現在交通安全也需要納入考慮,不能常說,「以前都係咁」就不改進,盧吉道路窄而旁邊已是深山崖處,人力車的控制有什麼差池會出現交意外便造成極大問題。此外成本問題,人力車交通費用是否能夠符合成本同樣是問題。

路費如何?難道數十元一程?

倘若你要視之為另類導賞服務,但與原有王國興想法視之交通服務便有頗大分野,目的明顯不同。而盧吉道那段大斜路用人力車的話,風險之高,也不會人人願意乘上這種人力車。

香港重現人力車服務作為導賞之用,並不反對,或者一如京都一樣視之為一種旅遊玩意,有市場便有人做,但是以王議員的想法,實在有點離題和不切實際。他的建議只是為了建議而建議,並不是真真正正找解決方案。

作為議員,在說話時以及建議時,的確是需要細意以及深切的考慮,不要順口講講便是,講多只會帶來更多的無知笑話,降了自身以及智慧。

或者王國興的心意雖好,認為真心膠地可以解決問題,但是他沒有理解世代早已不同,服務的對象、服務的功能隨著時代進步,原有或者昔日用得著的事情,今天套進去也已經差之千里,硬要套入去只會帶來反效果。試想想王議員還有這種「以前」想法的話,你要他有一種新思維去想一個新模式的社會制度去改革社會,你會認為他做到嗎?他會理解?他會接受得到嗎?

伸延閱讀
王國興:建議山頂酒店用人力車或轎 陳家洛回應:無腦
2004-2013年領牌車輛數字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